發表時程與產品開發進度:iPhone Fold 何時上市?
根據分析師郭明錤指出,iPhone Fold 最終硬體規格將於 2025 年第二季前完成定案。而 Jeff Pu 更透露,該機種已進入富士康的新產品導入(NPI)階段,代表產品進入實體製造的關鍵流程。 目前預估量產時程為 2026 年第四季,年底正式上市。Apple 同時也針對第二代 iPhone Fold 展開前期規劃,目標為 2027 年量產,顯示其進軍摺疊市場並非一次性嘗試。
螢幕設計亮點:內外雙螢幕配置有何不同?
iPhone Fold 傳將採用內外雙螢幕設計:
- 內螢幕:7.8 吋 OLED 螢幕,支援螢幕下前鏡頭(USC),無劉海、無打孔
- 外螢幕:5.5 吋,採用類似 Pixel Fold 的打孔前鏡頭設計
如此配置提供展開時的大畫面沉浸體驗,也保有摺疊狀態下的基本使用便利性。
圖片來源:AppleInsider,僅用於報導用途,版權屬原作者所有。
相機與解鎖設計:Face ID 消失、Touch ID 回歸?
韓媒 yeux1122 引述微博消息指出,iPhone Fold 外螢幕採打孔相機設計,不支援 Face ID,改為將 Touch ID 整合至側邊電源鍵。這項設計延續 iPad Air 的生物辨識方案,為內部空間留出更多設計彈性。 後鏡頭部分預計搭載雙鏡頭主相機(廣角 + 超廣角),支援夜拍與智慧 HDR。依據摺疊狀態切換前鏡頭使用邏輯,也能帶來更多拍攝彈性。
iPhone Fold使用體驗強化:螢幕尺寸、操作場景一次看
OLED 螢幕帶來更高亮度與省電表現,7.8 吋主螢幕在展開狀態下可用於閱讀、瀏覽網頁、播放影音等多工應用,而外螢幕則方便進行簡易通知處理與通訊。 若能搭配 Apple Pencil 或延伸支援 Vision Pro 的應用場景,未來使用情境將大幅拓展。
售價與市場定位:iPhone Fold 定價多少?
根據多方消息,iPhone Fold 售價將介於 2,000 至 2,300 美元,約新台幣 6 萬至 7 萬元區間,是 Apple 史上最高價的 iPhone 系列。 此機型可能採限量販售策略,優先針對高端用戶與科技先行者測試市場接受度。
摺疊市場布局:蘋果如何打這一仗?
雖然蘋果不是最早進入摺疊市場的品牌,但一如既往採取「後發制人」策略,等到技術成熟與應用場景完整後再推出產品。 iOS 也正逐步強化視窗彈性、橫向顯示與多工應用,iPhone Fold 有望成為手機與 iPad 之間的過渡產品線,為行動生產力開創新可能。